北京城市副中心4條道路獲批,將打通學校、醫院、安置房出行路
新京報訊(記者徐美慧)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4條道路工程項目建議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本次批復的4條道路將打通學校、醫院、安置房的“出行路”,是“織密”北京城市副中心路網的重要項目。
本次批復的4條道路分別為宋莊文化區西路、宋莊文化區南街、運喬東路、暢和東路。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批復的4條道路均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骨干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副中心重要學校、醫院、安置房周邊的配套道路,“織密”北京城市副中心路網的工程正在進行。

根據《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國土空間近期規劃(2021年-2025年)》,截至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道路網密度為4.01公里/平方公里;預計到2025年,將提升至5公里/平方公里;到2035年,將提升至10公里/平方公里(含綠道)。
在本次批復的4條道路中,暢和東路是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的配套道路工程。項目南起大營東街,北至兆善大街,全長約1.5公里,按照城市次干路標準建設,設置雙向四車道,紅線寬40米。
考慮到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遠期入住師生規模最高可達3萬人左右,這條穿越校區的暢和東路將按照“行人優先、非機動車次之、機動車再次之”的路權分配原則,進一步優化道路橫斷面,保證師生出行安全。
宋莊文化區西路位于北京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和北京第一實驗學校西側。項目南起宋莊文化區南街,北至潞苑二街,全長約1.8公里,按照城市主干路標準建設,設置雙向四車道,紅線寬35米。
該項目充分考慮未來通行需求,京榆舊線以北段道路采用非對稱設置,東側臨近安貞醫院段人行道拓寬為5米,西側人行道調整為3米,保障醫院周邊出行暢通。
宋莊文化區南街是北京第一實驗學校配套道路工程,西起宋莊文化區西路,東至宋莊文化區一路,全長約0.9公里,按照城市次干路標準建設,設置雙向四車道,紅線寬35米。
運喬東路是城市副中心東方化工廠附近棚改安置房項目(城市綠心棚改安置房)周邊配套道路工程,同時也是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對外聯系的重要通道。
該項目南起六環西側路,北至梨園南街,全長約1.1公里,按照城市主干路標準建設,設置雙向四車道,紅線寬40米。項目西側為通三鐵路、東側為東方化工廠安置房,由于道路兩側吸引及產生的慢行交通量具有明顯差異性,項目結合兩側慢行需求進行了分段式差異化設計。
據了解,此次獲批的4條道路將隨路實施交通、照明、綠化、雨水、污水、給水、再生水等工程,且已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行動計劃。
相關負責人表示,以上項目充分借鑒其他路段建設經驗,梳理學校、醫院周邊交通組織特點,推動落實高質量發展標準和理念。其中,結合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交通特征完善設計、建設方案,優化停車區域及交通流線設置,提升出行便利性和安全性;利用北京第一實驗學校南北兩側建筑退線空間,實現學生落客區域“即停即走”;進一步對路口進行精細化設計,通過減小路口轉彎半徑、設置二次過街設施等保障慢行交通安全。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城市副中心4條道路集中獲批、統籌建設,將有效提升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北京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等的對外出行能力,進一步推動城市副中心區域道路成網運行。隨路敷設雨水、污水、給水、再生水等市政管線,將進一步完善副中心市政管網,提升區域市政保障能力。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